整形修剪以春季为主,夏季和秋季为辅助。整形修剪时期,春季一般以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适宜期,冬季或早春修剪过早,容易加剧冻害和不利伤口愈合。夏季和秋季需根据柑桔植株生长势及结果量确定修剪适宜期。苗圃所培育的苗木,少则需几年,如花灌木的一些种类。多则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,一般三、四年生以下的苗木,不需要整形,修剪也较少,为了节约本地无核沃柑养分,一般是剪掉花朵或花序。三、四年生以上的无核沃柑供应大苗需要整形,更需要修剪。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树体结构和形态的大苗,有的大苗或盆栽大苗需要培养成带花或带果的大苗。要达到这些要求必须对苗木进行整形和修剪。
柑橘黄斑病,是子囊菌亚门球腔菌属的柑橘球腔菌侵染所致。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和落叶中越冬。第二年春子囊果释放子囊孢子借风雨等传播。防治办法:(1)加强栽培管理,特别对树势弱,历年发病重的老树,应增施有机质肥料,并采用本地无核沃柑配方施肥,促使树势健壮,提高无核沃柑供应抗病力。(2)抓好冬季清园,扫除地面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。(3)药剂保护。结果树在谢花2/3时、未结果树在春梢叶片展开后,开始次喷药防治,相隔20天和再相隔30天左右各喷药一次,共2~3次。可选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~1000倍液,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~700倍液。
1树脂病、炭疽病、灰霉病防治。沃柑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,必须做好其病虫害的防治工作。其中,柑橘常见病害即是树脂病、炭疽病和灰霉病,它们都是真菌病害,其无核沃柑供应易发时期通常在夏季高温、湿度大的环境下。树脂病,主要是在柑橘的枝干、叶片等染上病菌,一旦出现这种病害,主要的表现是枝干出现流胶,果实沙皮且有黑点,整个植株和枝干都非常干燥甚至枯萎,会大大降低枝叶的生长速度,从而导致整个沃柑的果品质量下降。那么,对此可通过以下两种本地无核沃柑方式来予以防治:1)为了改善土壤土质,可通过增加施入有机肥提高植株的整个生长速度,提高植株的防寒冻能力,并有效地保护树干,极时防治虫害,避免各种伤口发生。
(2)移栽种植及种植规格。在广西大部分地方,当年的10月到次年的3月都可以移栽。营养杯苗全年可种植。种植规格上,建议采用3米X4米,便于本地无核沃柑机械化管理。移苗时,注意包裹好港口区无核沃柑根部并带土一同移植,防止树苗缺少;种植前,先剪掉树苗顶端的嫩叶梢,种植后淋足定根水,在树苗的周围铺上有机的覆盖物,如枯干的杂草等,并用黑色的薄膜进行覆盖,防止水分流失使地面开裂。(三)土壤水肥的管理。(1)土壤起垄。首先将土壤表面杂物清除趟平,然后起垄。每一条垄宽3米,在其两旁挖水沟,沟的宽度0.3米左右,深度为0.5米,可以用来灌溉。
长途行车,必要时应洒水淋湿树根,应坚持根系潮湿。装车时应次第摆放划一;装车后应将树干捆牢,并加垫层避免磨损树干。裸根柑橘苗长途运输时必需疾速快捷,宜选择在阴天停止,无核沃柑供应必需当天运到当天栽植。裸根柑橘苗自起苗开端暴露时间不宜超越8小时。卸车时要保护柑橘苗,轻拿轻放。裸根苗要次第拿放,不准乱抽,更不能整车推倾。当天不能种植的柑橘苗应停止假植。带土球的柑橘苗运至本地无核沃柑施工现场后,应严密摆放划一,当日不能种植时应喷水坚持土球潮湿。
也可在梅雨之前2~3天喷次农药,隔1个月左右再喷一次,可喷多菌灵和百菌清混合剂(按6:4的比例混配)600~800倍液,亦可选用70%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或波尔多液、托布津、退菌特等农药防治。并可兼治疮痂病。拟脂点黄斑病的症状与黄斑病的症状相似,一般于6~7月在本地无核沃柑叶背面出现许多小点,其后周围变黄,病斑不断扩展老化,病部隆起,小点可相连成不规则的大小不一的病斑,颜色黑褐,病斑相对应处的无核沃柑供应叶面亦出现不规则的黄斑。柑、橘、橙、柚均有此病发生。